武当|太乙|内功|养生|道家|站桩|静坐|修真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280|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阎公生活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栖心子 发表于 2005-7-25 22: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栖心子

     回想往事,心潮起伏,诸多经历,如过眼云烟,历历在目。与阎政昌老祖师分别已经十一个年头了。遥想当年,在老祖师的坐下,与师兄弟数人一起,聆听祖师的讲述铁松的经历,功夫的源流,先祖们那浴血沙场,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祖师那慈祥的笑容、那庄重的神态、那严力的目光。那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无一不深刻在脑海里,心坎上。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万分!

一、初次见阎公
     一九八一年的夏季,由于在炼功的方面出了一些问题,正逢授业恩师因事不在吉林。我的七师兄知道后,说:“我带你去见师爷吧,让他老人家给你解决”。就这样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星期天里,由我的师兄带领我去见心中敬仰已久的师爷――阎公政昌老先生。阎公的家有一个小院,两坐房子,阎公自己住一坐。那天七师兄先进屋内与阎老祖师商量,是否有时间见我。不一会,师兄出来说:“进来吧,与师爷说好了”于是我就随着师兄进屋了,房间不大,一张小炕只能住一人。屋里陈设十分的简单,这就是阎老先生的住所?只见炕上坐着一个老人,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样子,庄严的脸形,面带慈祥的笑容,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传说中那些大德们的形象……。虽然是面带笑容,但是,还是让我心中充满了惊畏之感,真是不怒而威,这也是我们所有师兄弟的共同感觉。老人家让我坐下,我还是按着门户的规矩给阎老祖师行了大礼后才敢坐下。阎老祖师首先问了一下我入门以前学艺的情况,我把跟王士武老先生学习“少林十三桩”的情况讲了一下。老祖师又让我炼了一遍,看后说:“你学的还真是正宗的少林功夫”。阎老祖师又问了一下练习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功夫的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讲了一下我的问题,阎老祖师听了之后说:“这是真气上逆,要用降气法引气归元才行。”阎老祖师随即传我降气法,之后又调正了我的玉环桩功架(这是第一次调正玉环桩,由于是在室内,所以作的不是很好,初次见阎公心理又紧张,以至于动作没有记好)。看我练的差不多时,就对我的其他师兄弟说:“你们先出去一下”,当时我的心就是一紧,心想是不是我又犯错误了?师兄弟们看了一下我,会心的一笑,就出去了。接着说:“我现在传你五丁开山掌,你要对武当太乙门的历代祖师发誓:练成后不到生命危急之时,决不轻易运用。”我依照祖师的吩咐发了誓。接着阎老祖师详细的讲解了五丁开山掌的的具体练法,和功理。然后吩咐我把师兄弟们叫进来,又给大家讲了一会有关功夫方面的事,有一位师兄弟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吧,让师爷休息。”就这样我满载着巨大的收获结束了第一次见师爷。从此,就开始了我与老人家学习武当内功的月岁。这也是我

二、严厉的治学
     在传统的功夫界中,流传这这样一句话:“严师出高徒”,我们这些徒孙们真正的体会到了老一代们认真求实的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阎老祖师身边的学习炼功就是这样。记得当年同师兄们在阎老祖师那里学艺,最先开始的就是: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缘法桩――大字桩。所谓缘法桩,就是这个桩功能不能练成,关系到你能不能进入武当太乙门铁松派,成为铁松派入室弟子的桩功。阎老祖师把大字桩功的架子、心法讲清楚以后。就说能不能得到就看你们自己了。按着大字桩的要求是最少不低于四十分钟。这个看似简单,站起来确实十分吃力的入门桩,差一点把我挡在武当门外!那时炼功还不是集中的在一起炼。一般都是每个人单独的炼,只有两三个家住距离比较近的,能够在一起同时站桩。我就是单独的一个,因此,炼起来就非常的吃力。第一次站大字桩的时候,用了尽了浑身的力量,才勉强的站了三分钟。真是艰难之极!以后逐步的增加到三十多分钟,当站到38分钟的时候,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仿佛时间是停滞不前的,每一秒钟都如同一年一般。于是,我就前去见阎老祖师,把情况讲给他听,然后我说:“师爷,我可不可以一次站三十多分钟,每天多站几次呢?”阎老说:“如果你去北京,要用四十分钟,那么三十分钟只能到天津,之后,在一次的从吉林到天津,始终也没有到北京。所以没有达到目的,你说行吗?”我哑口无言。最后还是在我的两个师兄弟的帮助下,才完成的。当我突破四十分钟后,很高兴的去见阎老祖师,告诉他我突破了四十分钟时,没有想到的是,阎老竟然当时就检验功夫,让我当场就站,幸亏我没有说谎。否则,还真的难看了。后来才知道所有的师兄弟们都被阎老检验过。这是他检查功夫进展的主要手段。不光如此,在教功夫的时候,也很严历。我因为功架做不到位而几次的被阎老的龙头手杖打过。

    一九八三年的夏季的一天,那时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武当功夫,阎老老祖师在我们集中在一起,在我师兄家的后院里,开始了系统的传授。从桩功到手法,逐步的进行讲解,有时一边讲一边的演示。然后叫我们按着样子做。由于我的天赋和功夫不好,所以经常的做不到位,尤其是桩功的练习,更是让我头疼。记得在一次练习混元一气功时,由于身体总不能按着要求达到上身直立,几次过后,阎老祖师就拿着手中的拐杖打了我一次。要我记住这么作是错的。说来也怪,经过阎老的打,原来作不到的居然也能作好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成器”。还有一次是在学《寒山七式》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动作叫凤点头,要求虚步的脚,不能用力,而我却怎么也作不到。阎老在一次用他的拐杖打了我的脚,在他老人家的刺激下,竞奇迹般的作好了,真是福兮祸兮焉能分清?经过几次这种严厉的管教,为我以后能够炼好武当的功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铁松派来历

      在没到阎老祖师那里的时候,就基本上知道了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来历了。但是,真正的了解铁松派的来历,还是到阎老祖师这里,记得有一年的的夏天,一天傍晚,我吃完晚饭后,来到阎老祖师的家中。正逢阎老没在家。我问阎老夫人,师爷去哪里了?师奶说去看电影了,一会就回来了。于是我就在院中一边与师奶聊天,一边等候阎老祖师。
     不一会,阎老祖师就会来了,我问他看的什么电影?他说是《白发魔女传》,我说怎么样?他说电影拍的是挺好的,可惜的是歪曲了事实。我说:“歪曲什么事实?”他说“这部电影实际上是讲的武当太乙铁松派的来历”我说:“是吗?”他说:“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满清的入侵中原,明朝的毁灭,很多明朝的遗老和爱国志士们纷纷的举起反清复明的义旗,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清运动。武当太乙门就是其中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由于清廷的大内高手也是很强悍的,中原的一些门派也保护清廷,在实力上也是很强大的。因此,在这次抗清运动中,中原的众多门派的损伤都很大,武当太乙门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在最后一次的抗清行动中,当时武当太乙门的祖师铁松子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员,据门户内流传说,最后一次的大行动,是中原的各大门派联合在一起进军北京,大闹紫禁城,刺杀清朝皇帝。这次总共有八个人参加,都是当时各大门派的顶尖高手,铁松子也是其中之一。这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刺杀行动,他们都抱着必胜的决心。
     然而,事实远远比想像的要惨烈得多。由于他们虽然尽了全力,最终还是大败而归。为了保存仅有的一点抗清力量,在刺杀行动失败后,他们进行了突围,从万军中死里逃生的闯出来三个人,他们是:少林派的一位禅师,天山派的一位隐者,和武当太乙门的铁松子祖师。在行动中,他们都受了伤,其中天山的隐者比较重一点,少林派的禅师在突围后,就走了,铁松子祖师就与天山派的道友一起回到中原。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在回中原的路上,到处都是缉拿他们的告示,看来想在中原落脚是不可能了,于是,被迫远走塞外,上天山。就这样铁松子祖师与天山派的祖师一起上了天山。他们在天山上一住就是几年,在这几年中,他们除了疗伤、恢复以外,就是进行武学、道功的探讨和研究。他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功夫。铁松子祖师把武当太乙门的太极拳法,点穴法教给了天山派的祖师,天山派的祖师也把天山派的上乘内功《寒山七式》和飞鹰掌法教给了铁松子祖师。于是,就有了新的两个派别:天山武当派,武当天山派。铁松子祖师认为交流以后,他的所学与原来的武当太乙门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就把铁松子所传的这一支称谓武当太乙门铁松子别派。几年后,铁松子祖师下山返回中原,一到中原后,发现缉拿他们的风波依然没有过去。在中原依然不能停留。只好一路北上远走东北的长白山,在塞外流传至今。

四、道功入俗家
     有一次我到阎公那里无意间想起了学艺的事,就随口问了一句:“师爷您是怎么学到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功夫的呢?”阎公回答说:“是一个偶然的事,看到、才学到的”于是,就讲起了几十年前学艺武当功夫的过程……。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自明末清初开始,一直处于十分隐蔽的状态,,一直在道门内流传,传人一直都非常的少,其原因是因为他的功夫的特点,及其宗旨所决定的。因此铁松功夫进入俗家也是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解放前的吉林,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每到庙会的时候,好多的人家都想近庙烧第一柱香。据说可以保佑一家人平安。因此,有些人家,每当有大道场的时候,都力争烧到这第一柱。

      1937年,这一年的吉林四月的庙会也是如此,如果说有所不同的,就是他是铁松派由道入俗的开始,这一年的四月二十八就是个特别的日子。当年只有十七岁的阎公,按着家里的吩咐,在二十七的晚上便离开了家,前往离吉林二十多里的玄天岭的玄武观,准备在二十八日这天进香,当他来到玄武观的时候,时间以接近子时了,由于玄武观的门还没有开,所以就像在附近找一个地方炼一下功夫。他看到庙后有一片树林,就走了过去,他刚刚的接近树林时,就听到“通”的一声响,阎公立即警觉起来轻轻地走进树林,在夜色下,看到一位老者在练功,只见这位老者的身体向前弯腰直起后,身前的大青砖就飞出很远,刚才的声音就是青砖落地所发出的声音。阎公看到这里,不由得吃了一惊,好深的功夫!从内心里就想学到这种功夫。于是他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练功人。这时,练功人停止了练功,向他走来,阎老先生急忙上前,才看清是一位老道人。当时跪在老道人身前说到:“师傅,我想跟您学功夫”老道人看了阎公一眼。没有理会他,从他的身边走过直接进庙了。阎公急忙跟着到庙门前,庙门已经关上了!阎老先生只好在门边等候。直到庙门开了,老人家在庙里进完香后,就寻找那位老道长。在道人休息的地方找到了老人家。阎公依然要学习,可是老道人仍然没有理会阎公,直到这一天结束。阎公沮丧的回到家中。学习之心一直没死。第二天,在正的家人的同意后,阎公由来到了玄武观,直接到禅堂门外跪倒在地,这次是长跪不起,就这样一连几天,有一天老道人的徒弟出来把阎公扶起来,说“师傅让你进去了”于是,阎公随着跟进了房内。拜在老道人面前,老道人说你我师徒之缘是结定了。阎公立刻给老道人行了大礼。之后,老道祖详细的讲诉了所炼功夫的门派:武当太乙门铁松子别派……之后说,你是本门俗家的第一个传人,从今往后,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在俗家的影响就要你来做了。希望你炼好功夫……。从此阎老先生步入武当太乙门的殿堂,也开始了武当太乙门铁松派传入俗家之端……
___________待续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23:01:03编辑过]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1-26 09: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代师传技艺
   一种事物的发展的规律,都是由弱小逐步的走向强大。一个传统门派的发展,也是这个规律。从古老的少林派、到形意拳的发展,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武当太乙门由最初的一个修炼金丹内功的法门,到后来成为武当九大门中的上三门,都是逐步发展壮大的,后来在明末清初的抗清运动中,身为抗清运动的带头人,武当太乙门身先士卒,毅然的将全部的力量投入到救国救民的运动中,众多的先辈们为了民族的安危,在战火纷飞生死存亡于一线之间的抗清运动中,奋力的拼搏,直至筋疲力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若大的一个武当太乙门变成了只有寥寥一人的独立传承了。“跳出三界,不问尘世,专心示教,守我真元”在万般无奈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铁松子老祖师提出了这样一个保存自己流派的方针。为的是让武当太乙门铁松派能够延续的传承下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躲避清廷追捕,保存仅有的血脉,一脉单传必然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历代单传,就造成了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传人甚少、甚至面临绝迹的危机状态。这种情况在近代的很多的传统流派中都存在。也是阻碍中国武术发展,很多的传统的流派绝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情形也是如此,当年,谈及此类的事情时,闫老祖师也不无感叹地说,历史的特定因素造成了很多的流派绝迹了!铁松派是其中最幸运的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铁松子祖师锁定的隐宗绝迹的自我保护方针。
阎老祖师不止一次的讲起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发展历程,当年铁松子老祖师在长白山立足以后,也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不断的变化,从最初的长白山麓逐步的转移到吉林乌拉。吉林乌拉当时是大清朝生产水军船只的所在地,那里的经济发展,军事发展的都比较好。四周环山,南有朱雀山,东有龙潭山,西有白虎山,北有玄天岭,周围山高林密既适合修真练武,又适合卧龙藏身。所以最后,铁松派的祖师们根据武当供奉真武大帝的传统,最后落坐在吉林乌拉北部玄天岭上的玄武观中……
铁松子之后到李函真道祖,到阎老祖师这一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可以说这一阶段是修真养性的,铁松派一直都是单传独修。到了阎老祖师这一代,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应时而发。阎老祖师从观中得到传承以后,偶然间,在吉林儿童公园练功遇上了同在此地练功的徐殿明老先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徐殿明老先生便要从新学习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功夫,阎老先生说那时要学武当太乙门的功夫还是很难的,因为要经过观里同意方能练习的。后来,阎老先生在禀明李老道祖同意,带着徐公去玄武观拜见了李老道祖,之后,经过李老道祖的同意,才由阎老先生代师传艺,正式的传授徐公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功夫。徐公是继阎公之后第二个见过李老道祖的人。
按着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传统是要隐踪的,但是在新中国的和谐温馨的新社会的环境下,这个传统的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打破了。先是阎公进入了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继而有徐公,徐公进入武当太乙门后不久,徐公原来的太极拳的师兄弟李哲老先生也找到了阎公,要求跟阎老先生学习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功夫……在经过李老道祖的同意后,李哲老先生拜见了李老道祖……(关于这一点,我在1995年的夏天,与李哲老先生相处时,每每谈及此事,老人家都自豪的说:“我是见到李函真师傅的最后一个太乙门的俗家弟子……而且只见过一面,”李哲老先生的武当太乙门功夫,也是由阎老先生代师所传的。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李哲老先生是对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今天武当太乙门所留下的所有的修法,包括桩功、内功,各种手法、拳法、掌法、腿法、步法、身法等,无一不是他老人家总结、整理的。当然,所有这些都是经过阎老祖师校对、确认的。在此,对他老人家说一声:谢谢您!至此,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第十二代(俗家)三位弟子就全部入室了。
3#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2-2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B]六  独木乃成林[/B]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隐踪洗礼后,终于迎来了春天……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武当太乙门发扬光大的开始。三公的入室对太乙门是一个转折,由道观转入俗家,把太乙门由一脉单传普遍化了。从此太乙门在社会上逐步的广为流传。太乙门的佼佼者接踵而出:先后有钟宝玉先生、李兆生先生、闫玉廷先生等。
正当武当太乙门日渐兴旺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每当谈起这些,阎老祖师就说:“当年你李函真师祖在1965年的夏天,就跟我说,劫数来了,要准备应劫。后来,他老人家要我跟着他一起入关,另寻安静之所修习。可惜当时家境艰难,我不忍心离开。这就导致了我受了三年多的苦难。蹲了三年的牛棚。这三年也是我内功大成的三年。在这三年中,我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做,有病人就给看看病。没有病人就没有事了,于是,就开始练起了内功,从桩功到禅定。通宵达旦,长坐不卧的不倒丹,就是这个时期练成的……”阎老说起这些,就讲起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下放到农村时所教过的弟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这个看上去并不特殊的少年,竟然把“寒山七式”练到了出人意料的境界……
阎老先生经常地讲起,文化大革命对太乙门来说是一个打击,1、李函真道祖离开了吉林,2、由于我长期的不在吉林市内,对十三代的弟子们的练功也疏于管理,好在有你徐师爷、李师爷在,最初我每个月只能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李兆生、钟宝玉他们就来让我检查一下他们的桩功练的如何……在他们这些人中,最吃功夫的就是李兆生,在炼铁布衫功的时候,一个春天就打坏了三套球衣裤……钟宝玉为了练好夜行术,每天晚上的子时开始练功,白天还要坚持上班。真正的二五更的功夫。吃尽了辛苦,也获得了甘甜。阎老先生经常说起这样的话:“在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十三代的所有弟子中,悟性最好当属钟宝玉,对功夫的理解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是个练武的奇才。最吃功夫的是李兆生,在练功时最能吃苦,难度再大的功夫对他来说都不存在难度,练功最猛的是吴延平……关于吴延平的事,要从1974年说起……
一九七四年的冬天,李兆生先生带着一个少年来到了阎老先生的家中,这个人就是吴延平先生!
吴延平先生家学渊源,秉承祖父吴和老先生的技艺,年少有成。但是,由于其祖父突然病逝,致使吴延平在武功技艺上失去靠山,因此才由李兆生先生恳请阎老祖师因材施教。在经过一番的了解、考察后,阎老先生认为其子可教,就把吴延平收入了武当。关于吴延平阎老这样说:“听李兆生说,小平的爷爷也是练武当功夫的,这是1974年底的事,就在我要去见吴和的时候,吴和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印证。李兆生就带着小平来见我……小平练功十分的刻苦,玉环桩推的很好……可惜,小平死于1979年12月24日。
八十年代是中国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经历了十年的浩劫之后,各种事物都有新的景象。气功热的兴起,给武当太乙门带来了新的气息,在这期间,李淑珍、王松龄先生、孟氏等几位传人也相继的进门。其中孟氏先生则是阎老先生的关门弟子,王松龄为记名弟子,也是阎老祖师唯一的记名弟子。关于这件事,王松龄拜见阎老的当天下午,我到阎老家时,阎老跟我说的:“今天王松龄来了,要拜我为师,我只把他算做记名弟子了”我说:“为什么?”阎老祖师说:“原因有二:1、他的年龄比较大了,2、也不可能真的修武当功夫……”至此,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第十三代的传人就全部的到位了。
铁松十三代门人,从七十年代就开始教徒课子了,首先,钟宝玉传下后人,继而李公兆生先生出山前所传的人,就达二、三十人之多,其中入室的佼佼者就有十二人,号称“十二大弟子”。
万轮甲子第一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祖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这种的形势下,李兆生先生走出吉林,把传统的武当文化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武当太乙门的传统文化,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花开万紫千红……
4#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3-17 0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掌门人之迷
武当太乙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历过很多的磨难后,进入了隐宗的时代,然而,一个门派的发展,总是要经过有小到大得过程,太乙门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隐迹藏痕的潜修之后,在新的社会,新的环境下,不断地发展壮大,从一花独放,到满园争春。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当武当太乙门发展、普及到神州大地的时候,面临在阎老先生的一个急迫的难题,就是如何的让武当太乙门这颗大树健康的成长——继承人的问题。
在过去的历史中,一个门派都有一个带头的人,俗家称之为掌门人。责任就是管理门牌中的一些事务,带领所有门下的弟子们走正确的道路。以及发扬本门派等一些事务。一个掌门人的责任是比较大的,它关系到一个门派的发展,兴亡。在道观中则称谓住持或当家道人。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带头人到阎老祖师这一代,正是由道观中向俗家过渡的第一个阶段。武当太乙门发展到铁松子祖师这一代,就只是历代单传了。直到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第十一代祖师李函真道祖都是出家人。到了阎老先生这一代,出现了特殊的情况。由于徐殿明和李哲两位老先生的出现,李函真老道祖决定,由阎老先生来担任武当太乙门铁松子别派第十二代掌门,一切太乙门的俗家弟子不得进庙打扰。由此,见过李函真老道祖的人,只有徐殿明和李哲两位老先生(关于这个问题1995年是经过李哲老先生确认的)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事……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发展到第十三代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门派了,钟宝玉、李兆生、于世杰等众多门人。据阎老祖师所讲:“关于下一代的掌门的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1、人的品性。是不是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一个带头人,有没有一个修真人应有的良好的心性。2、功夫的悟性。武当太乙门从传下来的功夫中,还有好多没有印证到的,能够自己体悟和专研。3、要有团结门人的能力。4、要有发展壮大门户的能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武当太乙门兴盛的开始,从天赋极高的钟宝玉先生到才华横溢的李兆生先生,还有功夫出众的于世杰先生等,可谓是人才济济。下一代的继承人按常理就应当从这几个人中产生。
钟宝玉无论是在功夫的悟性方面,还是在自身的品行及门户内的团结能力等多方面,均属上乘之选。李兆生才华横溢,办事老成持重。处理事情灵活主动,功夫突出,为人豪爽,颇有豪侠之气概。阎老经过慎重的考虑,与二老商量后初步决定:把下一代的重担交给——钟宝玉先生。
但是,事情的发展永远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钟宝玉的意外出事,致使后继之人陷入了迷茫之中……这件事就放了下来”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时代的发展,太乙门的学人日益增多,加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阎老祖师年事已高等众多的原因,才又重新提及此事——开始考虑下一代继承人的问题了
1984年的夏秋之间,具体的时间已经记不清了。有一天我到阎老的家中,阎老对我说,“我想把掌门传给李兆生”,时隔不久,有一天我去老先生的医院看望他,老人家跟我谈起了上午所发生的事情,阎老说:“今天上午报社的记者来找我了”我说:“为什么?”阎老先生说:“是因为小李当掌门的事”我说:“您不是说传给他么?”阎老祖师说:“他这个人现在就爱张扬,刚刚把掌门传给他,他就对报社的记者说他是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第十三代的掌门,记者说既然你是十三代的掌门,那么,你的师傅是谁?”他就把我给推出去了。本来我把掌门传给他,就是想清静一下。结果反而打扰了我的清静……”关于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至今难忘。这只是刚刚开始,后来李先生到北京参加国家组织的有关会议,在会上把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给报名出去了。
后来我想,阎老祖师说的隐宗,就是要自己保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能够静心的修持自身的身心。
5#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4-7 07: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face=黑体]八、谈密传丹法[/face]
要谈武当太乙门的源流,当从武当密传丹法说起。
据阎老祖师所讲武当密传丹法起源于战国时的关尹子,关尹子在得到老子所传《道德经》后,云游神州大地,最后在武当山长住下来,潜心修道。直到功成。并把这种修真的方法留在了武当。这就是密传丹法的最初的原形,后来经过近千年的时光,无数位先贤大德的整理、实践,形成了一套近似流派的功法——密传丹法。直到唐代才由金晶子祖师整理完善,由此创立了武当太乙金门。阎老祖师常讲:“一花开九朵,朵朵皆成莲”。所谓一花是指尹喜一脉,九朵指的就是武当三乘九门。每一门都有自己的创派祖师。武当太乙门是金晶子祖师。在道功方面,武当太乙金门金晶子祖师以东方太乙琼阳大帝立宗,太者,大之极也,乙者:一也,无极之始。乙之另外的含义:东方为乙木之位,故太乙门尊东方太乙为宗。关于传承,从很多的有关武当的记载都可以看到阎公说的这些:
据《武当福地总真集》称尹喜于蜀郡会见老君之后,归栖武当,“三天门石壁之下石门、石室,喜之所居,古有铜床、玉案,今无之矣。以其所居名曰尹喜岩,涧曰牛槽涧、青羊涧,皆太上神化访喜之地”可见尹喜开武当一脉实有其事。而在武当山修炼的大德们历代皆有:
戴孟《郡国志》记:戴孟,名之生,汉将军。汉武帝遣他入武当山采药,弃官学道,号孟盛子。受法于清灵裴真人,……   
马明生《列仙传》记:东汉临淄人,本姓和,字君贤。小时被贼伤在路上,遇神人与药救活。拜安期先生为师,周游天下。……
阴长生《雍州志》记:新野人,汉光武帝(公元25—26年在位)阴皇后之族。虽生于富贵之家,却喜务道术,拜马明生为师,……  
阎老祖师说武当太乙门创立于唐代中期,在此之前属于星野时期,这个时期的修道人皆居石室或茅庵,直到唐代,武当才正式建立庙宇。据《太岳武当山》载称,唐贞观年间(627~649),因姚简祷雨有应,唐太宗令建五龙祠。大历年间(766~779)又建太乙、延昌等庙,……唐代开创于公元618年,结束于906年,而太乙庙的建立正是唐代中期。
据阎老祖师所讲,武当太乙门发展到明末清初的时候,由于在抗清运动中,与天山派的祖师结下了道缘,得以相互的学习,在这次的交流中,铁松子祖师在吸收了天山派的《寒山内功》及飞鹰掌法,在武当太乙门原有的功法内容只上又增加了新的内涵。为了与原来的武当太乙门有所区别,故称武当太乙门铁松子别派。
谈起密传丹法的传承,首先要说的就是武当太乙门的道功。道功是武当太乙门以武入道的归一法门,这方面则以金丹内功为主要的修炼功法。阎老祖师讲:据门内历代相传,金丹内功是由尹喜所传。尹喜成道后,就将该法脉留在武当,历经千余年后,在唐代由金晶子老祖师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成立了武当太乙金门。此后,密传丹法就一直隐藏在太乙门中,在明末清初以后,由于时代的变迁缘故及道家对金丹内功十分隐秘的特性,因此,门内建立了每代只传一人的古老原则,直到今天。故在武当密传丹法的第二十四代传人以前每代只传一人。
阎老祖师讲:丹法的传承传给钟宝玉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的传授这种功夫了。况且,密传丹法的本身又有每代只传一人的严格要求。和钟宝玉特殊的原因,本来不想再继续传下去了。由于看到了你的缘分,才又唤起了我把密传丹法传下去的想法。于是,从1982年初,我得到了金丹内功的初步练法……由于功法的殊效,加之个人的努力,终于在1986年夏天得到了阎老祖师的初步认可。接着阎老祖师很高兴的对我说:从今天开始我给你讲一下密传丹法的来历……接着讲起了密传丹法的入门功夫:太极桩及太极内功的主要内容。他说:关于“太极桩”,历代相传是由老子所传,现在已经没法考证了。总之,太极桩的特殊功效,就足以证明,它不是一个寻常人所能编创的。按着常理,阎老祖师把密传丹法传给钟宝玉先生以后,接下来的传承就应当由钟宝玉先生接着传下去,但是,由于钟宝玉先生特殊的原因,密传丹法因此断绝,阎老祖师为了这一绝学能够保留下来,这才隔代传授给我。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阎老祖师的用心良苦……
1989年的春天,阎老祖师才系统给我讲起了密传丹法的理论体系。并着重的讲了太极桩及太极内功的理论体系。关于密传丹法的传承也说了一下。
武当太乙密传丹法近几代传人如下:
武当太乙密传丹法第二十一代掌门  李函真道祖
武当太乙密传丹法第二十二代      阎政昌
武当太乙密传丹法第二十三代      钟宝玉
武当太乙密传丹法第二十四代      栖心子
栖心子:1980年春天正是进入武当太乙门,为武当太乙门入室弟子,1982年初开始,由阎老先生隔代相传武当太乙密传丹法,在经过了长达十一年的严格的考察后,于1993年夏季,正式确认了栖心子作为武当太乙密传丹派第二十四代唯一传人的资格。
[/B]
6#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5-11 1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言传与身教
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教育风格的内涵,还是从阎老祖师的教学开始的。跟阎老祖师学功夫是从1981年的夏天开始的,那时,我们师兄弟几个人每个星期天的下午都到阎老家中,聆听阎老的教诲。这个时候阎老经常地按着我们练功的进展,而进行适当传授下一步的功法,进行着循序渐进的教学。
最初学习武当太乙门的功夫时,阎老祖师基本上只是着重于基本的功架、内功心法的讲解的两个方面。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口传为主,采取口传心授,法不传六耳的方法。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我们在武当功法的成就上有一定的阻碍。造成了大家同练一种功夫,功架却有所不同的现象,后来,阎老祖师发现了这种情况之后,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他老人家,提出要手把手的直接传授我们武当功夫。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我们非常的兴奋,大家在一起研究靶场地放在哪里为好,即要尽可能的方便阎老祖师,又要有足够大的场地够大家练习。最后决定把场地设在六师兄家的后院。那时,阎老祖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由于医道精湛,名气也很大,所以,中医院将他老人家返聘到医院,继续出诊为病人看病。在这一段时间里,阎老祖师白天要坚持坐班出诊。为了我们练好功夫,下班后还要到六师兄家为我们手把手的传授武当的内功、手法。为了我们能够学好武当的功夫,能够把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珍贵的文化传承下来。他老人家十分的辛苦,每天骑着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由于我们的底子很薄,对武当太乙门功夫的认识也很浅,所以在接受阎老祖师的传授时,颇为费力。阎老祖师看到后,就说,还是从头来吧……
就这样,阎老祖师几乎是从头开始传授的。先讲武当太乙十三桩,继而六大动功、寒山七式……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功桩法、到散手招式,均细心教授。以身示范,手把手的教学。步法在传统门派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在过去有这样一种传说:“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傅”就明确地说明了步法在武功技击方面的重要性。步法练习的正确程度,熟练程度以及腿下的功夫掌握的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的决定功夫练习的程度。说得更严重一些,甚至可能决定武术切磋中的胜败。
浪荡步是武当太乙门的基本步法,是一种轻浮中含有稳健,浪荡公子的行为,正人君子的神态,阎老祖师做起来让人看到了深入骨髓的浪荡公子的行为。这种功夫在武当太乙门功夫中属于轻灵飘逸的灵动功夫。有一次在教我们浪荡步时,尽管我们这些师兄弟都是年轻人,但是,由于我们的身体的柔软性,轻灵性都不是很好。所以,做起来颇为吃力,怎么也做不好。阎老祖师看到后就再三的讲解其中的内涵是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甚至把应该怎样迈步,身体的中心在那个位置等无一不说清道明。至于亲自做示范则是每炼必行。为了练好这种特殊的步法,阎老祖师真是费尽了心思。
在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武功所有的内涵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属于仿生学的范畴。在动作的运用上,大多都来源于动物的某一种动作。在这方面的范围几乎涉猎整个武当太乙门所有的功法、步法、手法等众多方面。
记得在练习太乙十三桩之一“黑熊荡臂”时,由于对功夫动作的形态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做起来总是是是而非。在阎老祖师反复的演示,细心的纠正后,虽然在动作上基本相似了,但是并没有得到神髓。于是,阎老祖师就对我说:“你有时间的话,到江南公园去一趟,看一下黑熊的动作以后,在认真的体悟一下,就会好的”我按着阎老祖师的话,到江南公园去观察黑熊的活动。真是天不作美,连续两次去那里,整整三个小时,黑熊就在哪里爬着,一动不动。在这期间,我到阎老祖师的家里,阎老祖师问我看过黑熊了没有?我说去了两次,都没有看到黑熊动。阎老祖师说:“你要在中午前后去,那时管理员会给黑熊喂食,你就看到了”
我按着阎老祖师的话再一次来到了江南公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天随人愿,终于让我看到了黑熊的表演。原来,有一个小孩正在用一个小棍在捅黑熊,被激怒了。只见黑熊直立起来,扬起它的两只厚厚的熊掌,左右的摇摆着,不断的击打小孩的小棍……稳健而有力量,在厚重中透有轻灵,尤其是身体与动作的协调性,尤其是左右摇摆不定,脚下稳健如山的身法,那挥动着的两只熊掌……真是让我感叹不已。那六合一体的劲力,让人一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训练极其有素的武术家。终于知道了黑熊荡臂的神髓。后来我把体悟到的内涵讲述给阎老,阎老祖师微笑中透着满意……
阎老祖师在教学中,经常地把功夫中的一些动作,用一种动物的动作来形容。有一次在学门户掌时,阎老祖师就说你们见过蛇没?我说见过。他老人家说,门户掌的起手式就是一条蛇的进攻时的形象。说着就做起动作来,你们看,这是不是一条蛇?当你进攻他的头时,他就会用身体打击你,如果你打击他的身体,他就会用它的尾部来攻击你……把手向上一长,就是托掌的应用。而当手的进攻受阻的时候,就要进行变化……这就是门户掌起式的用法。7372
7#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6-9-14 1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校正太乙功
传统的内练功夫绝大多数都是以各种桩功所体现的,有静止不动的静桩,也有动中求静的活桩。然而,在历代的传承的过程中,由于继承者的悟性程度不同,对功夫的理解的差异,以及保持功架不变的自控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功法传承的过程中,功架的形变就在所难免,这就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也存在这种现象。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学人越来越多,由于对功夫的理解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样一种功夫,功架却千差万别,用百花齐放一词来形容当时的现象并不过分。就连铁松派十四代早期的十二大弟子所练的同一种功夫,功架也很有差别。而得到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功架偏离导致得最终结果就是是似而非。后果有多么严重。
自从1982年初开始,我们每个星期天都到阎老祖师的家里去守法。也就是向阎老先生学武当的功夫。1985年的夏天,有一天我和师兄弟几个人也同往常一样。来到阎老祖师家中,向阎老祖师汇报一周来练功的情况,讲出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由阎老祖师根据每个人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法,并接受新的学习内容。大家在一起又闲聊了起来,说起了在公园看到的一些现象,有一个师兄弟就说:我看目前公园中连太乙门功夫的,有很多的功夫已经练得面目皆非了,这样下去将来可怎么办?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向阎老祖师看去。阎老祖师说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如果现在就五花八门了,那将来我不在了,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说到这里,我的七师兄就说:我们本身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呢?阎老祖师说:这可不行,如果你们都有问题,那还得了。阎老当即决定立即进行功夫大检查。于是,我们几个师兄弟和阎老祖师一同来到院子里,从武当太乙十三桩开始。阎老祖师让大家每个人做一遍大字桩,这一做不要紧,可谓是各有千秋。有的师兄弟做的腿的宽度不够,有的身体不够中正等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练混元一气桩的时候,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师兄弟在练的时候,两手上抬过高、脚抬的却过低,我在练混元一气的问题,突出在身体不够中正方面,身体的上身总是做不到位,而且做了几次都不合格。阎老祖师再三得纠正,而且说,你以前的毛病就是身体不直,经过几年的练习,怎么来没有改过来?这样练功怎么得了?我无言以对。阎老说:“练功的架子不对不要紧,关键的问题是能不能改正过来,能不能知道什么样的架子是正确的,怎么能改过来才是问题,今天的改正就到此吧,多了也记不住”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阎老的家里……由于练功的连续性的问题,这一次的校正功夫的活动没有能够继续下去。直到几年后来又发生了一次事情,才把他又提了起来。
1986年的夏天,那时,我在吉林的儿童公园练功,有一天我练完功后在公园无意识的转了一圈,发现有一个青年在练“玉环桩”,所做的玉环桩,无论是步法的结构,还是手的动作,都与我所做的有很大的区别。出于好奇,就等到她练完后,上前问他是跟谁学的?他回答说: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的郭先生。我心中不禁吃了一惊!师兄怎么叫说这样的玉环桩呢?带着疑问,当时我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好好练吧。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中,有一天我到大师兄家中做客,忽然想起这件事来,于是就问大师兄:“你是不是在公园教了你个人练玉环桩?”大师兄说:“是的”。 我说:“他练得是不是有问题啊?”他说有什么问题?我说动作不对,他说没有啊,挺好的。 那我俩对一下玉环桩……结果有很多的地方不一样。于是,我们之间就谁的正确的问题争执起来。最后,我说:我去阎师爷那里,叫他老人家看一下,谁的正确怎么样?师兄好吧。就这样我们立即到阎老祖师的家中。
来到阎老祖师的家中大概是下午的1:30分左右,我们把来意同阎老祖师讲了之后,阎老祖师让师兄作了一遍,阎公看了之后说:“似是而非”我听了之后,就认为我的功架一定是对的了。于是我把玉环桩也作了一遍。阎公看后一摇头。说我来做一遍你们看。我们心中非常的高兴。阎老祖师从起式做起,前推后收,下蹲上起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柔软中透着刚健,稳重中透着轻灵,松而不散,合而不僵……真让人叹服观止。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令我终生难忘……阎老祖师做完后从头到尾地把《玉环桩》讲了一遍。到了此时,我才对玉环桩真正的认识了,而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则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师兄对阎老祖师说:“师爷,现在玉环桩的功架都这么乱,其他的功法就更可向而知了”
阎老祖师说:“是要整理一下了”师兄说:“我有一个想法,您看怎么样?”阎老祖师说:“你说吧”师兄说:“您老人家能不能考虑一下,把所有的功夫整理一下?”阎老祖师说:“可以的,你们安排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排,我们决定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把阎老祖师请到公园,把武当太乙门的大部分功夫进行了整理,这一次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功架、内功心法、口传心授的内容基本上整理完毕。
8#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7-1-7 09: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能否请老师谈谈,在目前的铁松派中,功夫和人品都比较出众,也肯对外传功的都有哪些?
呵呵,你的问题问了好几次了,说实话,真正的铁松入室底子并不多,十二代仅三人、十三代也就五六个人、十四代仅十二三人,所以,无论是人品、还是所练得的功夫以及对武当内功的理解、都很好。关于社会上所说的武当太乙门内很乱,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很多的事都不是铁松门人做的。但是,确影响了铁松派的形象。
9#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7-2-4 08: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我终于知道了太乙铁松派的些许事情了!请问下栖心子老师怎么才能成为入室弟子呢?
武当太乙门是一个以修真习武为一体的门派,所以要求入室的弟子就比较高。首先是学人的道德品质,再者就是结缘功夫要有一定的成就。
10#
 楼主| 栖心子 发表于 2007-6-28 08: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坊间谈往事,依稀数个秋。梦里忆尊容,无语泪先流。
先生见过阎老祖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收缩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 ( 辽ICP备05002256号  

GMT+8, 2024-5-2 08:50 , Processed in 0.0783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