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内功|养生|道家|站桩|静坐|修真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2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店楚简道德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映月居士 发表于 2011-11-24 19:5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的传说和《道德经》的流传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两千多年来老子其人和《道德经》的真本都是不解之迷,历来争论不断;在郭店楚简出土后,争论看似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刻,然而两千多年的惯性又使争论从1993年往后延续了20年,今天覆盖在郭店楚简《道德经》上神秘的面纱应该掀起来了。
  1993年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几种楚简典籍,其中有三种典籍是至今最原始版本的《道德经》,三种版本用三种长度来区分,最长者今称为甲本,简长度约323mm,中者今称为乙本,简长度约305mm,最短者今称为丙本,简长度约263mm。假设同一名类的经书其长短是区分等级的标志,而等级是传承年代次序的标志,年代最早者等级最高,所以同时发现三个等级的《道德经》,也就是同时发现了三代相传有序的《道德经》,而等级最低的丙本有可能就是墓主人的作品。墓主其人的年龄和年代与传说中的楚人老莱子接近,或许其人就是所谓“老莱子”。孔子去世在前479年,郭店楚墓断代约为前300年,其间隔约为180年,所以《道德经》的传人在此前至少有三代,而所谓“道德五千言”是传承四代以后的作品,其传人之一就是关尹。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末期著名的人物,老子的身份是“东周史官”,孔子的身份是“鲁国大夫”,在《史记·楚世家》有:“二十七年春,十月,昭王病於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昭王问周太史,太史曰:‘是害於楚王,然可移於将相。’将相闻是言,乃请自以身祷於神。昭王曰:‘将相,孤之股肱也,今移祸,庸去是身乎!’弗听。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这是史料明确记录在孔子时期有东周史官在为楚国服务,然而这个“东周史官”是不是老子?待考。但是孔子与老子的交往在《庄子·天道》中有记录:“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这里说老聃是“东周史官”,而且退休后归居在南方楚地。这位“老聃”就是老子,在《庄子·天运》里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这说明老聃和老子是同一人,并且老子归隐在楚之沛地。沛地也就是楚国的沛县,楚人刘邦在此地起兵推翻秦王朝。

  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在《庄子·寓言》里有:“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这其中“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是楚简《道德经·乙本》和传世本《道德经·四十一章》的内容。在《庄子·天下》里有:“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这些是传世本《道德经·二十八章》的内容。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马王堆帛书《道德经》乙记“《德》三千四十一”、“《道》二千四百廿六”,合计5467字,合于上述“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郭店楚简《道德经》今被定为甲、乙、丙三本,这对应于崔仁义先生最初划定的C、B、A三部分,这三部分共有十六组,除去不见于帛书的“大一生水”组,合于上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里有:“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楚,老莱子”,可见老子、老聃、老莱子应该是《道德经》不同时期的传承者和作者,只是他们的传说都与孔子有关,所以感觉老子年岁特别长。

  另外古人对同一学说的同宗同门之人也可以统称为“某子”,如对孙武和孙膑,不是因为其祖孙关系,而是因为对同门兵法的传承和发扬的关系,故都称其为“孙子”;所以对于老子学说不同时期的传人,古人也可以对他们统称为“老子”。

  从有《老子》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以后,我们就习惯了传世本《道德经》八十一章的面目,但是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道德经》,到1993年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楚简《道德经》后,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道德经》的起源和流传过程,不过传世本《道德经》已经流传两千多年,八十一章的《道德经》已经发展出自身的理论体系,所以找出竹简本《道德经》原始的理论体系的框架才是研究者的目的。

  楚简《道德经》甲本现有39支简,按照崔仁义先生的研究,可分为上下两篇。对于上篇根据内容按顺序我拟出七个主题,分别是:“道”、“亡为”、“亡名”、“闭塞”、“用兵”、“功退”、“不谷”;对于下篇,根据内容和顺序又拟出“不谷”、“用兵”、“亡为”、“德”、“亡名”、“道”、“功退”。上下合并为八个主题:1、道,2、德,3、亡为,4、亡名,5、闭塞,6、用兵,7、功退,8、不谷。对于乙本(道、德、亡为、闭塞)和丙本(道、亡为、亡名、用兵、功退、不谷)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也不超出甲本的这八个主题。作为不同时代和不同人物而同一门派的作品,围绕同样主题的写作,可以被视为是继承和深化前辈的理论体系。对楚简《道德经》乙本我称其为“再传”,简称为“传”,认为是二代传人的作品;对于楚简《道德经》丙本我称其为“记传”,因为丙本极有可能是墓主本人的作品,所以简称“记”。

======================================

郭店楚簡《道德經》經傳記

[經]:楚简长本两篇1-40簡(323mm)(本經)(疑似東周太史老子作)

[傳]:楚简中本一篇1-18簡(305mm)(再傳)(疑似老聃作)

[記]:楚简短本一篇1-28簡(263mm)(記傳)(疑似郭店墓主老莱子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drn0011 发表于 2011-11-25 18:12:46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了,慢慢学习!
3#
 楼主| 映月居士 发表于 2011-11-28 10:54:20 | 只看该作者
从郭店楚简原本道德经来看,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很多地方都进行过篡改,把老子的思想颠覆了。如: “古大道廢,安有仁義。六亲不和,安有孝孳。邦家昏亂,安有正臣”,现代版的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两者意思绝然相反。原本的意思是大道废,怎么可能有仁义?六亲不和,哪里会有孝慈(的人或事情)?国家昏乱怎么会有正臣(忠臣)?
4#
 楼主| 映月居士 发表于 2011-11-28 11:04:31 | 只看该作者
再如:现代版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而原本是“继知弃偏,民利百倍。继巧弃利,盜賊亡有。继謀弃詐,民復孝子”,一个绝,一个继,把老子的思想搞的面目全非。老子是崇尚圣人的,怎么会教人“绝圣弃智”呢?
5#
 楼主| 映月居士 发表于 2011-12-5 20:23:05 | 只看该作者
汉武帝是为了独尊儒术,对真本老子进行了篡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收缩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当太乙内功交流网 ( 辽ICP备05002256号  

GMT+8, 2024-11-22 06:58 , Processed in 0.0858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